close

這兩天,我的腸胃度過它在美國最難敖的日子。

我想我應該是吃壞了什麼東西,不過在我感冒期間失去了大半味覺的同時,我也吃不出來到底是哪樣東西害我成這復德行,要是找到它我一定把它碎屍萬段!在痛到不行時,我真的很想放一把火燒了窗外的法學院(雖然明明就不關它的事)。今天,在終於有點力氣走路的情況下,我去學校的health center看了醫生,也對台灣和美國的醫療制度有點點感觸。(突然發現,比起我昨天在床上痛了也睡了24小時,我現在居然還有力氣寫網誌,我真是感激我身體認真抗敵的免疫系統)
來到這後,我一直覺得美國是個有錢人生活的社會。所以就算我在床上痛個半死,非不得已我還是不想去花大錢看醫生,另一方面,這不像台灣到處都有XX診所,所以我也不知要到哪去看醫生。但我昨晚痛到睡不著時,還是想著,去一趟學校的health center吧,我那貴的恐怖的insurance應該有cover到,就算沒cover我也看了。話說入學時,學校就擺明的說在美國醫療費用很貴,於是當個學生,我這一年被學校強制規定,繳了台幣好幾萬塊的保險費。但的確,在這的醫療品質比台灣好很多。非常細心的問診(從小到大沒被問診這麼冗長仔細過)(一直懷疑我是因為學校壓力太大=__________=),建議,還說會再打給我問我的情形?!(不知是真的假的,從沒接到醫生的電話過)

可是,到底台灣跟美國兩種情形哪個比較好呢?我們有preference,把它做個ranking,或許每人不一樣,但大致上應該是好的醫療品質,合理(私心上來說最好是便宜)的醫療費用。簡單化來說我們的option,就說是台灣便宜但每人依所得課徵強制的健保費,以及美國高昂但不一定每人都得加入保險(學生例外,都得加入保險,只是可以有不同選擇)。或多或少,這兩種選擇,都可以達到某些上述偏好。只是,重點在於我們在做decision所處於的given environment為何,如何做出決定,應該是看在我們處於的環境下,哪個option可以達到我們企求最高ranking的preference。當然每個規範一定都會shape出不同的behavior,如何去評價又是另一個課題。

的確,台灣的健保有很多的缺失,大半可能來自對台灣人的性格認知錯誤,我想蒙克應該就可以長篇大論台灣健保缺失。但在台灣,台灣人的期待就是,我要便宜又大碗的東西,畢竟supply是要去meet demand,好像還沒聽過什麼是demand去meet supply的,於是台灣的醫療制度運應而生,或許台灣人還是比較能接受現存的健保制度。

我想,沒有任何一個制度是到哪都好的,所以我們不該老是看哪個國家怎樣怎樣做,所以我們也這樣這樣做。台灣的主政者在做決定時,應該要了解的,是台灣自己的情形,人文風格,然後因地制宜的做出真正適合的政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hui12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